摘要:近年來,隨著營養支持的不斷發展,腸內營養支持越來越受到重視,其優越性日漸顯著,已被納入患者的治療方案中。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,為了保證機體營養供應,滿足機體代謝需要,常常需要給予患者鼻飼飲食來配合治療。但在實際操作中鼻飼飲食常引起反流而致患者發生誤吸,進而…
近年來,隨著營養支持的不斷發展,腸內營養支持越來越受到重視,其優越性日漸顯著,已被納入患者的治療方案中。對不能經口進食的患者,為了保證機體營養供應,滿足機體代謝需要,常常需要給予患者鼻飼飲食來配合治療。
但在實際操作中鼻飼飲食常引起反流而致患者發生誤吸,進而導致患者吸入性肺炎并發癥的發生,進而加重患者病情,嚴重者危及患者生命。據報道,鼻飼患者的誤吸率高達5.7‰,而長期鼻飼患者并發吸入性肺炎發生率為76‰,因此有效預防鼻飼患者誤吸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。
1、病人的體位是預防嗆咳窒息的關鍵:鼻飼帶有人工氣道的患者采用平臥位是引起誤吸的最危險因素。鼻飼時床頭抬高>30°,半臥位是減少反流的最佳體位,體位借重力作用加速胃的排空,減少胃內容物。平臥位容易使食物從擴張的胃向食管反流,還可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向咽部聚集,以刺激吞咽。3、鼻飼后兩小時,胃內殘留150mL以上,可以考慮胃潴留(胃潴留為嘔吐宿食,空腹時腹部有振水音即胃潴留)觀察病人口鼻腔分泌物,分清是正常分泌物還是胃腸反流物,如為后者,需要觀察,及時清除。同時調整體位,床頭抬高,觀察腹部有無腹脹,抽吸胃管觀察胃潴留量,如胃潴留量超過150ml,立即停止鼻飼4小時,并及時通知醫生,必要時可給與胃動力藥,減少灌注量,改善喂養途徑。4、盡量使用等滲營養液,低脂營養液,脂肪熱量達30~40%。5、了解病人飲食習慣,喜歡和討厭的食物及氣味,在鼻飼液中可添加調味劑,改善營養液的氣味,避免使用病人一聞就惡心的食物及氣味。6、目前應用的一次性硅膠胃管,第三個側孔位置離胃管頂端較長,若采用常規置管深度,次測孔常位于賁門以上,即食管內,當注入流食時,從該側孔處外溢的食物,易直接反流于咽喉部發生嗆咳。可增加胃管的深度,使胃管的三個側孔全部進入胃內,從而食物的反流明顯降低,再增加胃管深度的基礎上抬高床頭30~45°,更加符合食物在消化道內運行方向。7、中樞神經系統病人:如球麻痹,格林巴利,帕金斯。此類病人食管下段括約肌短,易松弛,食管功能異常,胃排空延遲等原因,即可發生食物反流,所以即使延長胃管深度和抬高床頭仍有食物反流發生,嚴重要停止鼻飼,可以靜脈高營養,以維持機體營養需要。8、拔管時,將彎盤置于病人頜下,用止血鉗夾住胃管末端(避免拔管時液體反流入呼吸道,用紗布包裹近鼻孔處胃管,讓病人做深呼吸,在病人呼氣時拔管,到咽喉部快速拔除。9、鼻飼時,要調整好三度:即鼻飼的濃度,溫度,速度。長期留置胃管的病人由于胃腸道功能減弱,如單次鼻飼量過多,速度過快,濃度過高,可引起胃潴留,胃排空延遲,導致反流窒息的發生,可用腸內營養泵,恒溫持續泵入鼻飼液,可控制泵入速度,減少食物反流窒息的發生。3、鼻飼前將氣管套管中的痰液徹底洗凈,鼻飼后1小時內盡量不吸痰。4、鼻飼后不能立即平臥位,要保持半坐位30~60分鐘。5、鼻飼前后抬高床頭30~45°,將氣囊內充氣5~8mL,堵塞會咽部,以防食物反流。7、腦血管病伴偏癱患者,健側吞咽功能好于患側,鼻飼時頭偏向健側,可明顯降低嗆咳窒息的發生。8、鼻飼時要耐心,不能操之過急,進食的患者應精力集中,不要說話,環境要安靜。1、觀察病人有無咳嗽,及痰液的性狀,如含有腸內營養液提示有誤吸。2、臨床表現:嘔吐,劇烈咳嗽后喘憋,呼吸加快,發熱,發紺,spo降低。3、昏迷程度較深往往癥狀不明顯,誤吸不容易被發現,盡量仔細觀察,盡早發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