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 本站 作者: 管理員 點擊: 日期: 2022-11-29
摘要:拔針重新穿刺?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,也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。用鹽水強行沖管?若處理不當,可使血凝塊或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循環,而造成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,最終可引起組織缺氧。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該如何處理?請您繼續往下看。/ 原因 /1、血栓性阻塞下述情況可導致血…
拔針重新穿刺?增加了患者的經濟負擔,也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量。用鹽水強行沖管?若處理不當,可使血凝塊或不溶性微粒進入血液循環,而造成微小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,最終可引起組織缺氧。
遇到這種情況到底該如何處理?請您繼續往下看。
下述情況可導致血液反流在輸液管腔內形成凝血或血栓: ①輸液瓶內液體輸完未及時更換; ②小兒哭鬧、患者體位改變,致使輸液部位受壓等情況造成的靜脈內壓力增高; ③輸液瓶懸掛過低; ④排氣管受壓或堵塞; ⑤輸液管扭曲或打折; ①輸液的藥物有結晶(如甘露醇溫度過低)、沉淀或渾濁顆粒; ②藥物濃度、粘稠度過高(如20%脂肪乳); ③多種藥物混合時未注意藥物配伍禁忌,造成不溶性顆粒; ④靜脈輸液配置過程中微粒污染增加,如多次穿刺橡膠塞導致碎屑脫落,進入液體直接成為不溶性微粒; ①堵塞物是不溶性微粒:應立即拔針,去除誘因,重新穿刺。切勿用含有0.9%氯化鈉注射液的注射器強行沖管,以免微粒給患者造成遠期危害。 ②堵塞物是剛剛形成的血栓:可用10ml空注射器輕輕地回抽,盡可能地將凝塊從管中抽出。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,也可用含有肝素鈉(25u/ml)或尿激酶(10萬U/ml)的10ml 0.9%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夾管5分鐘,然后用空注射器回抽,若無回血再反復一次,若再無回血應立即拔針。 1、輸液前應熟悉注射藥物的性質,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的規定進行配置,避免因溶媒改變引起藥物溶解度及PH值改變,而出現沉淀、渾濁和結晶顆粒。多種藥物混合時須注意藥物配伍禁忌。 2、使用粉劑藥物時,必須將其完全溶解。對于難以溶解的粉劑藥物(如:環磷酰胺、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粉劑)可用振蕩器促進其溶解,從而減少不溶性微粒產生。 3、配液或輸液時,應盡量減少對輸液瓶塞的穿刺次數,針頭不宜過粗,以減少膠塞微粒脫落。 4、加強治療室、配藥間、病室及注射部位的感染監控。在有條件的醫院輸液添加藥物應在符合要求的配液中心進行,以有效降低微粒對血管的損害,避免其堆積而形成血栓。 5、使用靜脈留置針,輸液完畢及時加壓封管,定期沖管和更換肝素帽都是預防堵塞的關鍵。留置時間一般根據病情而定,在我國尚無統一標準,一般推薦為3~5日,但大多數學者認為以不超過7天為宜。血液粘稠度高的病人以2~5日為宜。 6、目前某些一次性輸液器,易出現滴速調節器失控,護理人員必須勤巡視、勤觀察。巡視時切不可只觀察輸液器莫非氏小壺內點滴滴注的情況,還應重點觀察患者留置針部位皮膚是否有紅腫,敷料是否清潔干燥,同時重視患者主訴。 以下是來自臨床資深護理人員的相關經驗總結: 1、為有留置針患者輸液前,可先用5ml空針回抽,確定有回血時再連接輸液,不可直接輸上再判斷是否通暢,這樣可避免凝塊輸入。 2、留置針的小開關關閉位置一定要靠近套管針延長管的起始部,避免管內血液倒流至套管針內,形成血 液凝塊造成阻塞。 3、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,指導患者避免碰撞或用手按揉置管局部, 避免穿刺側手臂劇烈運動及過度用力, 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、清潔, 預防血腫、堵管、液體滲漏等情況的發生。
Copyright@ 2007-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護士網隸屬 威海萬方人才合作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:魯ICP備17006509號-4
山東省外派護士培訓基地 -官方QQ群:279908486(1000人超級群)、243877850(新群)、82799831、103532698
電話:4006707779(全國統一咨詢電話) 站長電話:0631-5225621 郵箱:nurse@nursesky.com